2019年10月,《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》正式印發,意見為做好新時代中醫藥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,一年來,各地也都隨之相繼出臺了多項落實舉措。
例如,近日山東省委、省政府就印發了《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簡稱《措施》)。明確將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,并結合山東實際,制定了6大方面21條措施。具體來看,《措施》提出,要完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,加強中醫醫院建設,將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建成全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心,爭創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。在市級中醫醫院布局建設3-5個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。到2022年,培育10家省級中醫藥特色?漆t院。
另外,《措施》還提到到2022年,政府辦中醫醫院將全部接入省市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惠民便民服務平臺。三級中醫醫院達到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4級以上,二級中醫醫院達到3級以上等內容。
而除了山東省加大了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力度外,據了解,河北也將安排省級資金1750萬元,開展標準化縣級中醫醫院建設和中醫醫院康復科標準化建設;還有,山西省財政將拿出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中醫藥強省建設;另外,黑龍江則安排了專項資金1010萬元支持10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建設中醫綜合服務區(中醫館)。
除了上述省份外,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天津、河北、吉林、黑龍江、上海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陜西、甘肅等省份也都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印發了貫徹落實舉措文件。其中,海南、重慶、云南等地已經開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。
綜合來看,在全國各地的不斷涌現出推動政策的同時,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也已“駛入快車道”。但其發展中,還有很多地方需要“補短板、強弱項、激活力”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中醫藥發展自信,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,傳承精華、守正創新,推動中醫藥現代化、產業化,堅持中西醫并重,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,實現中醫藥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。
(文章來源:新華網)